微信号:

擦亮双眼“代理维权”套路深

时间:2022-09-01 08:28人气:编辑:admin

v2-8c3517daab2db7ca5ee9528307b3ce82_r.jpg

“全额退保及利息返还”、“个人债务清偿”、“信用修复”。你在朋友圈看到过这些代理维权的信息吗?

近年来,“代理退保”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。代理退保、退保机构以“专业维权”为名,利用微信朋友圈、Tik Tok、Aauto快消等渠道,吸引、诱导、教唆贷款、保险消费者,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“代理维权服务协议”,诱导消费者委托其进行“代理维权、代理退保”,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。各地银保监分局纷纷发布风险提示,提醒消费者远离“代理退保”、“代理维权”等违法行为。

一些不法代理机构或个人以“代理退保”、“职业反催收”、“买断债权”、“修复征信”等名义,通过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或利用Tik Tok、淘宝、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媒体形式发布广告,收集客户信息,甚至冒充司法机关、监管部门、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,诱导消费者委托其“代理维权”。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保险单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。指使或者代理消费者进行投诉或者举报,无视合同约定,捏造事实等。并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,甚至通过缠访、登门拜访等方式施加压力,试图达到使投诉人不当得利、使不法分子收取高额代理费、截留提取资金、教唆消费者转投非法理财产品或参与非法集资等目的。同时,上述违法行为可能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、资金受损、失去保险保障,甚至有被欺诈的风险。

消费者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、通讯信息、家庭信息、财务信息,也不要委托他人“代理维权”,避免因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、泄露或买卖而造成经济损失。如遇不法分子窃取或非法利用个人信息,或利用机构投诉举报进行诈骗,消费者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,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。

一些无良社会组织或个人以“代理投诉举报”为名,捏造事实,违反合同,突破法律底线,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扰乱正常金融运行秩序。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、寻衅滋事、敲诈勒索或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,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。(通讯员吉喆)

标签: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

热门标签

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

网站简介 | 意见反馈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广告服务

Copyright © 2002-2019 网店转让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备案号: